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
民建首页 组织机构 会务工作 建言资政 理论园地 学习与研究 社会服务 会员风采 支部活动 联系我们

TOP

关于全区劳务输出及部分民营企业用工问题的调查
2010-03-18 15:32:52 来源:本站 作者: 黄素云 【

   发展劳务经济,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非农业的转移,是贯彻科学发展观、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,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、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战略重点,是提高劳动力配置效率、综合城乡收入差距的迫切需要,是农民增收的措施之一。近年来,渭滨区委、区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劳务经济,劳务输出的规模和力度不断加大,为切实增加农民收入,推动我区新农村建设步伐发挥了积极作用。
   一、基本情况
   1、务工人数及工资性收入呈现出双向增长态势。我区辖六个乡镇,104个自然村,共有农户28894户,总人口112589人,劳动力69287人,1—9月份,全区务工总人数47083人,实现劳务收入2.1亿元,全区人均工资性收入1865元,比去年同期增长341元。
   2、劳动力输出范围逐步得到拓展。通过几年来的引导,全区农村剩余劳动力除大多数人在本市区打工外,部分知识层次高、劳动技能强、适应性广的年轻劳动力输出范围已愈来愈广,活动空间越来越大,一改过去涌向北京、上海、广东等城市的局面,现已拓展到浙江、江苏、新疆、西藏等全国各地,而且基本做到了供需见面,就业趋势呈现出季节性向常年性,体力型向技术型发展的态势。
   3、劳务输出服务保障体系逐步得到完善。一是把劳务输出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。二是搭建起了区、乡镇、村三级劳动保障工作机构网络。三是初步建立了以三级劳动保障机构为主、民办中介机构为辅的劳务输出信息渠道。全区上下建立了培训、职介、就业“一条龙”的服务体系。
   4、用工培训不断加强,务工者权益基本得到保障。劳动部门举办了《劳动合同法》培训班,共培训企业负责人400余名;举办农民工培训班师期,培训农民工582人。检查辖区26家建筑工地,20家加工制造企业,督促企业签订劳动合同600余份,办理社会保险300余人,为进城务工人员追回拖欠工资和押金12000余元,务工者的权益得到了维护,企业在保障劳动者权益方面的自觉性不断加强。
   二、存在问题
   1、劳务输出信息渠道不畅、来源不足。虽然全区已建立三级劳务输出工作网络,但只是挂了牌子、明确了制度,在硬件设施上配备不足,特别是在利用计算机开发建设信息网络上投入不足,没有实质上进展。现有的劳务输出信息,大多来源于市上有关部门、各类中介机构及以往合作单位提供的信息,全区三级劳动保障机构自己搜集、发布的用工信息偏少,用工数量不大。
   2、劳务输出组织化、技能化程度偏低。目前全区劳动力参与劳务输出的形式基本属于自发型、零散型,早出晚归、就近打零工的占大多数,通过各级政府,各类社会机构组织的劳务输出人员偏少,同比全市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较好的凤翔、陇县等,还有一定的差距。如高家镇厥湾村,全村158户村民,劳动力328人,有90%的人在外打工,劳务收入已占全村人均收入的70%以上,绝大多数是自发性早出晚归在本市区打工,从事着简单劳动,常年在外省市固定打工的只有45人,组织化程度和稳定性相对偏低。
   3、用工难和就业难相悖现象突出。随着宝鸡大城市建设步伐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,一方面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急待转移就业,另一方面,企业却面临着招不到合适员工的尴尬局面。从我们调研的民营企业看,企业很难从劳动力市场招到需要的员工,即使招到了,也很难留住。有一位企业主说,他亲自去了三次招聘会,却没有一次招到想用的员工,不是人家嫌他企业小,待遇低,就是他觉得求职者技能差、素质低,最后只好走熟人介绍的老路子。究其原因,一方面是务工者自身学历不高、技能素质偏低;另一方面,也反映了对务工者进行实用性培训、技能型培训上工作比较薄弱。三是务工者自身急功近利,只看眼前,不愿意浪费时间进行学习培训,对自己掌握的技能凑和就行,不求精通。四是有些求职者看不起民营企业,缺乏诚信,频繁的换岗位、挑单位,跳槽现象严重。
   三、建议与对策:
   1、整合资源,建立全区劳务输出信息网络平台。用工信息渠道不够通畅,形式不够方便、灵活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,在人才招聘会上,人们往往很难看到一些发达地区的用人需求信息。要尽快建立区劳务信息网络,整理各类劳务信息,建立起自上而下、统一管理、发布灵活、信息可靠的劳务信息网,建立劳务输出信息库,上可对接国家、省、市劳动保障和用工信息,下可发布辖区及区外的用工信息,不定期向群众提供真实、可靠的用工信息,在输出地和输入地的供需之间架起信息高速路。
   2、强化培训,推进全区 “技能型”人才的培养。根据目前各级镇、村组的现有专业特色及技能人员集中程度,坚持先培训、后输出的转移就业制度,按照用工地及不同行业的市场需求,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专业技能及外出务工常识、维权常识的培训,充分发挥劳动力预备制培训和劳务输出引导性培训政策的扶持作用,加快劳务输出由劳力型向技能型的转变。充分利用农业部门“阳光工程”,加强对全区30岁以上的农村劳动力免费技能培训,吸引更多农民自觉自愿掌握一至两门实用技术,要倡导一种学技术光荣,有技术光荣,做一名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更光荣的氛围。
   3、要积极转变就业观念,不断提高自身素质。职业教育要与就业领域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,促进职业教育从供给驱动发展模式向需求驱动模式转变,推动职业教育从终结性的教育向终身学习、终身就业转变。目前在整体就业环境不容乐观的情况下,务工者要积极转变就业观念,准确自我定位,适度调整就业期望值,不应过分“挑拣”,不贪图安逸、舒适、名声等身外之物,在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为原则,主动出击,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用人观,要向温州人学习,在世界各地勤奋打工,磨炼成熟后又回家乡创业。
   4、加快经济发展,增加就业岗位。要大力发展就业容量大的个体、私营、外商投资、股份合作等非公有经济,政府劳动保障部门要严格执法力度,规范企业劳动保障,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。围绕“一村一品”建设,引导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;围绕工农业园区建设,引导农村劳动力向园区集中转移;围绕新型工业化建设,引导农村劳动力实现产业转移;围绕城镇化和特大城市建设,引导农村劳动力赂城市服务业转移;围绕国家产业化结构调整,引导农村劳动力向经济发达地区有序流动,形成多元化的劳务输出工作格局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作者系民建宝鸡渭滨总支主任)

Tags: 责任编辑:baojimj
】【打印繁体】【投稿】【收藏】 【推荐】【举报】【评论】 【关闭】 【返回顶部
上一篇加大政府投入力度 努力改善交通.. 下一篇切实加强自身建设,认真履行参政..

会务工作